智匯龍川譜新篇?才聚江都創未來
2022江都人才工作暨科技創新大會隆重召開
任洪強曹進德王志堅等院士專家云集江都
焦慶標朱莉莉致辭朱定金主持曾慶玲葛智勇出席
郁興攝
7月20日上午,2022江都人才工作暨科技創新大會在長青國際酒店隆重召開。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南京大學環境學院院長任洪強,歐洲科學院院士、東南大學首席教授曹進德,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、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專家王志堅等一批科技大咖云集江都。市委常委、組織部部長焦慶標,區委書記朱莉莉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。區委副書記、區長朱定金主持會議。區領導曾慶玲、葛智勇、吳亞龍、杜輝、張春萍、蔣偉、王榮、徐暉、樊洪喜出席。
南京工業大學黨委書記芮鴻巖,江蘇科技大學黨委書記葛世倫,揚州大學校長丁建寧,蘇州科技大學校長姜朋明,中南大學黨委常委、副校長郭學益,蘇州大學黨委常委、副校長姚建林,揚州大學副校長黃建曄,南京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劉大衛等高校領導應邀出席。中國工程院院士、華中科技大學校長、江都杰出鄉賢尤政,以視頻形式表達對家鄉的美好祝愿。
大會以《“江”遇良才“都”迎未來》為題,推介江都發展情況,同時以視頻形式發布我區人才新政:圍繞實施人才引進提質、人才培養提速、人才載體提升、人才生態提優等四大工程,出臺十六條激勵措施(詳見4版),推進新時代人才強區建設,打造各類人才競相涌入的創新創業創富新高地。
在聘任表彰儀式上,大會為6位“招才大使”頒發聘書,為10位“愛才企業家”頒發獎杯,為10位“優秀企業科技人才專員”頒發證書,為9位2021年度“龍川英才計劃”代表頒獎;為9家2022年省科技計劃立項企業授牌,為“揚州航空發動機風扇復材葉片實驗室”揭牌。
當天的大會上,共有24個項目集中簽約。其中,人才科技服務保障類項目4個:“龍川科創貸”、江廣中心高端人才公寓、卓越工程人才培養、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;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類項目10個:高性能開關濾波組件、可編程控制器、鍋爐尾氣氮氧化物處置技術、新型仿生防霉裝飾材料、智慧工程技術及智能建造裝備、黃顙魚疫苗研發應用、石墨電極扭力扳手、超薄多層復合集流體PET基膜研發、智能配電系統、軌道交通高速軸承;校企科技合作類項目10個:鍺綠色循環與材料制備、無堵塞側向流格柵研發、半主動懸架控制系統研發、地夸磷索鈉滴眼液新藥研發、船舶艙蓋輕量化研發、高壓電力裝備關鍵絕緣技術、礦井用陶瓷膜水處理裝備、石墨及碳素產品新技術、新能源汽車高性能復合材料、新能源發電設備。
市委常委、組織部部長焦慶標在致辭中表示,江都作為揚州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、主板塊,擁有深厚的人才底蘊、堅實的工業基礎和優渥的民營經濟土壤。近年來,江都以振興人才“第一資源”重振“江北第一縣”輝煌,深入實施“龍川英才計劃”“高企倍增行動計劃”等發展戰略,在人才引育、科創能力建設等方面走在了全市前列。他希望江都明確人才發展新方向,培育產才融合新動能,構建成就人才新格局,讓人才在江都創業安心、發展順心、生活舒心。
朱莉莉在致辭中說,發展是第一要務,人才是第一資源,創新是第一動力。進入現代化建設新征程,江都區委區政府制定了打造“兩山”理論實踐創新區、跨江融合先導區、“智改數轉”樣板區、全域旅游示范區、現代物流集聚區的“五區”同創發展目標。江都將夯實人才支撐,匯聚科技動能,推動發展方式轉變、經濟結構轉優、增長動能轉換,為人才發展提供更多機遇,為科技創新筑牢最強支撐,為產才融合搭建精彩舞臺,以人才鏈的“強”,激發創新鏈的“活”,托舉產業鏈的“優”。
朱莉莉誠邀各位院士專家,為江都經濟社會發展獻智獻策,為“智匯龍川”提供更堅實的人才支撐,對江都人才工作、科技創新提出寶貴意見,幫助江都引進更多的人才資源和創新成果,把人才勢能轉化為前行動能,把智慧力量轉化為發展增量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南京大學環境學院院長任洪強,省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趙志強,省人才發展服務中心主任、省委組織部人才工作處副處長李炳龍先后致辭。
Copyright ? 2011-2022 jiangdurencai.com 揚州量子互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
ICP:蘇B2-20130328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:(蘇)人服證字(2019)第1012000113 蘇公網安備32108802010149號
蘇ICP備11039585號
地址:揚州市江都區工農西路29號(農行對過) EMAIL:zhou@yzlz.net
Powered by YZLZ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