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
一名男子曬出自己就讀四川大學時,
4年賺一百多萬的經歷,
引發網友熱議,
登上熱搜榜。
王先生表示,
目前他正讀博士,
同時開著一家公司。
剛進大學時靠賣零食賺了三十多萬,
隨后開發了買賣舊書的平臺,
并提供付費輔導服務;
大三時,
他注冊公司,提供商業輔導服務。
與此同時,
他還參加了很多創業大賽拿獎金,
畢業時卡里總共達到了七位數,
在一百萬到兩百萬之間,
后來買了房子。
當事人:也開垮了好幾家公司
3月5日,記者對話了當事人王先生,談談他眼中自己當年“野蠻生長”的大學生活。
記者:因“大學四年賺百萬”的經歷受到關注后,有網友猜測你是否本身就有不錯的經濟基礎。
王先生: 我出生在貴州一個偏遠的農村,父母常年在外打工,我是爺爺奶奶帶大的。2014年,我從貴州考入四川大學。當時我的高考成績剛過川大分數線,高中三年,我埋頭苦學,才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上四川大學,進川大是我看到廣闊世界的第一步。
“大學四年賺百萬”其實是我和團隊一起掙的,不是我個人, 收入由三部分組成:一部分賣零食、農特產品、二手書;另一部分就是做一些副業,還有就是參加創新創業大賽獲得了部分獎金。大學選擇創業,其實源于我這個人從小就喜歡折騰,小時候在寒暑假也會去家附近擺地攤。其實最開始都算不上創業,圣誕節賣圣誕帽,平安夜賣蘋果,真正開始創業,是發現宿舍沒有零食吃,我就放一個零食盒在宿舍門口,這個原理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自動售貨機,不到一個月全校宿舍就都覆蓋了。
許多網友好奇,賣零食、二手書真的可以賺到這么多錢嗎?
王先生: 大學生的消費力是比較強的,當年每間宿舍的零食盒子裝了100塊錢的商品,因為我是貴州人,也有一些貴州的農特產品放在零食盒子里面一起賣。一些宿舍一天就可以把零食盒子吃空,一個星期要補7次貨。全校的宿舍加起來,我最多的時候每周鋪數萬的貨。學校周邊的批發市場都知道我在創業,他們允許我壓貨,我雖然沒有那么多本金,也能及時補貨。二手書的利潤空間則 比零食還要高,畢業季學生把書當垃圾扔了,或者賣給收廢品的三毛錢一斤,賣給我兩塊錢一斤收來的,我們最后按本賣,10多塊錢一本,一本可以賺幾塊錢的樣子。 后來學校開始鼓勵創業,給我們提供了場所,不要房租,也不要水電,就節省了最大的成本。
“大學四年賺百萬”的話題出來后,其實給很多大學生甚至畢業生無形中制造了一些壓力。
王先生: 我不建議每個人都去創業,之前我陸陸續續開垮了好幾家公司,但是我覺得每個人尤其是大學生一定要有創新思維。 我在創業過程中經歷了很多的失敗和挫折,我確實收獲很多,回報也會很多,但是可能面臨失敗的風險會更多。我出生農村,愿意冒險,但是不一定完全適用其他人,還要看個人的性格和承擔風險的能力。另外一方面,一定要把創業和自己的學業結合下去,包括我自己從大三開始參加比賽,考研等,也是為結合學業做努力。不是誰隨隨便便創業就能成功的,現在這個時代創業對綜合素質和能力的要求會越來越高。
不少大學生在校期間開始賺錢
剛剛步入社會的00后已經學會了把自己的賺錢事業提前。在踏入真正的成人世界之前,他們便擁有了人生的第一桶金。視頻制作、寫網文、原創約稿……他們不再把自己限定在一個領域中,為自己今后的出路找到了無數種可能。
調研數據顯示,2021年中國大學生月均收入中位數為1516元。這意味著大多數00后早早啟動了人生的第一桶金。
月均收入為1000-1500元的大學生最多,占比近四成;1500-3000元的大學生也占據大部分,達到47.7%;3000元以上為3.3%。
去年8月17日,#00后大二學妹拍段子月入70萬#沖上了微博熱搜,事件主人公王志欣靠著一條段子爆火,并且組建工作室實現了財富自由;北京郵電大學的何同學,通過在B站上傳科技類視頻獲得了全網的關注以及豐厚的收入。他們的事跡也改寫了一部分00后的職業選擇。
網友:我酸了!
同時也有很多網友懊悔
怎么就沒想出這樣賺錢的點子呢?
11-05????來源:未知
11-17????來源:未知
01-20????來源:未知
02-27????來源:未知
03-27????來源:未知
05-07????來源:未知
05-09????來源:未知
05-15????來源:未知
05-22????來源:未知
05-28????來源:網絡整理